您的位置:首頁 >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 > 論壇實錄 > 論壇32-穩中突破 > 圖片新聞
撥云見日 蓄勢待發
時間:2017-06-22
中國的宏觀經濟遇到了一個經歷了多年增長速度下滑之后,終于有企穩,增速回升的一個重要的機遇,終于迎來了撥云見日,蓄勢待發的一個狀況。我們總體的看法,中國宏觀經濟如果不出重大的意外,在今年下半年雖然增速有微弱的放緩,但是總體來講增速已經企穩,2018年增速有比較明顯的回升??傮w的預測GDP2017年增長速度是6.7%,而明年的增長速度有可能回升到6.9%。
第一,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回升。今年一季度固定資產的增速從去年的8.1%,回升到9.2%,其中民間投資的增速相對于去年同期增長翻了一番,這是一個非常利好的因素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暖的原因是可持續的:經過了兩三年的艱苦努力,淘汰落后產能和去杠桿企業負債下降,工業出廠品價格在持續的回暖和上升,帶來企業利潤的上升,并導致整個企業投資的意愿在回升;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速并沒有放緩;房地產投資雖然有一定的增長虛火在里面,但是不至于整體上拖累固定資產投資的回暖。
第二,全球經濟與政治走勢不完全趨合。從經濟角度來看,全球經濟毫無疑問處在一個恢復的過程當中,美國的經濟今年一季度雖然統計數字不太好。但是過去四五年以來,美國統計局都報低美國1季度的實際經濟活動的強度,而美國的失業率已經降到了4.3%,是一個極其低的水平。另外歐洲、日本也處在一個恢復的過程,究其原因是日本出口拉動本地的經濟,背后的因素是整個世界經濟在比較穩健的回升。所以談經濟必須就事論事,不能簡單把政治上的一些亂象建議推導到經濟的不穩。
第三,消費仍然是重要亮點。今年的一季度消費又開始上升,消費的增速仍然超過名義GDP的增速,背后的原因還是老百姓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超過整體GDP的增速,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長空間,農村純收入增長速度延續過去幾年的良好態勢,又超過了城鎮人口的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。農村收入重要組成部分是外出打工的收入,外出打工的收入在增長主要的因素是工資率在增長,拉動了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,我們要警惕這個趨勢的逆轉。
第四,去杠桿進展順利。整個企業部門、非金融部門的杠桿率有所下降,企業的稅務負擔也在下降。企業短期的償債能力用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,從2010年1.64,上升到去年1.75;上市公司的企業資產負債率中位數是39%,低于美國57.7%,低于印度的52%,低于韓國的43.9%,和臺灣地區的39.3%是持平的;把上市公司可以動用的現金流(凈利潤+所得稅+利息成本)除以要付的貸款,或者是債券利息的比例上個季度中位數回到了5.04,遠遠高于美國的2.24,印度是3.88元,韓國是4.59元,臺灣地區是9.5,非常健康。所以整個來看,中國似乎正在走出經濟債務過高的困境。
第五,金融領域進行大規模監管調整。金融整頓說得少,做得比較多,尤其是銀監會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監管調整,銀行間的相互借貸的增速大幅度放緩,開始整頓金融領域的一些亂象,使得金融業自我循環,自娛自樂的情況正在得到緩解。在2015年的時候,金融行業的附加值,當時幾乎占到整個GDP的10%,現在占到了8.4%,這是一個比較健康的下降。美國的數字是7%左右,所以金融業虛高、自我循環、自己產生附加值而忘記實體經濟的格局正在得到緩解。
第六,貨幣增長速度出現逆轉。長期以來我們所垢病的中國貨幣超發,終于在今年一季度開始逆轉了,今年一季度的名義GDP增長速度是在14%,而廣義貨幣M2的一季度增長速度是9%多,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,也能夠延續的一個重要變化。廣義貨幣除以名義GDP的比重開始有所下降,過去是高歌猛進,使得中國貨幣存量過高。
十九大前后實體經濟值得期待
此時此刻在十九大召開的前夕,很多省市的主要領導干部已經調整,新上任的領導干部,都是經過了嚴格的審查,層層的把關,所以這些領導干部沒有被查出腐敗的這種擔憂,可以放手求發展,放手謀改革,帶來了相關地區的一股改革發展的新熱情。我們認為2018年在十九大之后,上述的一系列比較利好的這些因素,還將持續,而且還會有一批新的領導干部走向領導崗位,這些領導干部應該是風清氣正,可以徹底解決領導干部不作為的惡習。2018年我們認為實體經濟應該值得期待的,但是實體經濟在2018年的恢復不一定馬上帶來金融市場包括股市的高歌猛進,中國的金融和經濟不一定完全同步的,金融行業還需要經歷一些調整的動作,金融行業也可能還會有自己的秋天,甚至寒冬??傮w來講金融業的基礎,實體經濟,在2018年有可能迎來春天。既然實體經濟有了春天,金融行業的春天也就會不遠了。
風險主要來自于國外
最大的風險不是美聯儲,而是特朗普。
美聯儲宣布今年第二次加息,盡管宣布年底前拋售手里持有的美國國債的債券,經過國際金融危機的調整,美聯儲的政策此時此刻恐怕還跟以前不一樣,會更加愿意觀察或者是聆聽來自于美國之外的,尤其是中國市場的聲音。所以美聯儲的這一輪的調整,不會像1980年(默克爾)調整那樣孤注一擲。而反觀特朗普,我們看不清楚特朗普的執政會走向何方,我們也搞不懂美國國內政治出現一系列困境的時候,會不會在國際上亂出牌,導致國際上政治和軍事上混亂,從而影響到中國的經濟。
歐洲大陸柳暗花明
這一輪我們看到歐洲很擔心大選帶來了一系列柳暗花明的變化。我們所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,結果反而是歐洲更加團結,德國和法國進一步團結:法國出現了一個少有的政治獲得相當共識的領導者,帶來了一股政治上的新風;法國和德國更愿意聯手,和美國進行協商,來抵御來自于美國的逆全球化的歪風。